你是否还记得,上一次你用笔记录重要的事情,或者把自己的心情写在纸上,又或者在听到一个很好的讯息或资讯时,马上写下来,是在什么时候呢?
大部分人或许都会觉得:都什么年代了,还用手写?那早已是过去的事,已经被淘汰了。
但如果我告诉你,手写的好处远远大于弊端,也许你就会开始重新思考。
毕竟,没有人希望自己脑袋昏昏沉沉,做事不清不楚吧?
保持头脑清醒,才是最重要的。因为这个世界,骗子无处不在。
打个比方,为何那么多人轻易相信一个陌生人介绍的“高回酬投资”?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静下心来,拿起一支笔和一张纸,认真计算、分析这些所谓的“高回酬”数据是否真实可行。
在 The Economist - the importance of handwriting is becoming better understood 一文中,作者分析了手写的几个重要好处:
第一,手写提升学习能力
研究显示,手写相比打字更能帮助记忆与理解复杂概念。写字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动作,它同时是一种深度的认知参与。当我们一笔一划写下内容时,大脑在背后进行处理、归纳与理解,这使得学习印象更深,也让回忆变得更加牢固。
试想,当你只是快速在电脑上打下一段报道内容时,你的思维往往只是跟随文字,没有真正停下来思考。但如果你改用手写,你会发现自己在写的过程中,会主动挑选重点、重新组织语言,把原本的资讯转化成自己的理解。这种“边写边想”的过程,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。
这里你不妨亲自试一试,当你读完一篇报道后,用手把其中的摘要写下来。你会惊讶地发现,这个动作不仅让你记得更清楚,还会让你更快掌握报道中的核心重点。手写看似缓慢,却正是这种“慢”,让大脑有机会沉淀、加工,从而真正把知识吸收进去。
第二,手写笔记优于打字笔记
手写笔记的最大价值在于,它迫使学生在记录时主动思考与筛选。由于手写的速度比打字慢,学生不能逐字逐句地抄录,而是需要判断哪些内容最重要,再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。这种“过滤”与“转化”的过程,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再次消化与理解。
与此同时,手写的动作让大脑、眼睛与手指共同参与,比单纯敲击键盘需要更多注意力与协调性。这样的深层次参与,让大脑在形成记忆时更牢固。很多研究也发现,当学生用笔写下课堂笔记时,更容易在复习时唤起相关内容,因为这些文字背后承载了他们当下的思考与理解。
现实中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, 当他们用电脑记录时,笔记虽然看似完整,但复习时发现只是“文字堆积”,没有真正理解。
而当他们改用手写记录,只写重点并画上小图表,知识点反而更清晰,考试表现也显著提升。手写不仅仅是写字,它是一种帮助思维聚焦、促进理解、强化记忆的学习方式
第三,教育政策与手写的重要性
一些国家甚至在教育政策中强调手写教学的重要性,因为它的认知益处已被越来越多研究证明。
挪威在小学课程中依然坚持要求学生手写日记与作文,理由是研究发现手写训练能帮助孩子的阅读和拼写能力。相比之下,那些完全依赖平板电脑学习的孩子,往往在拼写和理解上会落后一步。
而 National Geographic - Why handwriting still matters in the digital age 的观点也与之不谋而合:
从提升专注力到强化大脑认知通路,手写带来的神经学益处,是现代科技无法取代的。
文中也进一步剖析:
“几乎所有关于手写与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(包括日本、挪威及美国的研究)都表明:人们更容易记住自己亲手写下来的东西,而非打在电脑上的内容。” —— Naomi Susan Baron,美国大学语言学荣誉教授,《Who Wrote This? How AI and the Lure of Efficiency Threaten Human Writing》作者。
“当我们用手握着笔,在纸面上按压、移动,写出字母和词汇时,这是一个复杂的认知—动作技能,必须投入大量注意力。” —— Mellissa Prunty,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职能治疗学研究者。
这种深层次的加工过程,包括声音与文字的映射,已被证明能帮助孩子们的阅读与拼写能力。
在这个数码与 AI 时代,虽然科技带来了巨大的便利,但回到根本,我们的大脑,才是最宝贵的资产。
或许手写字在许多人眼中只是“过去式”,但证据清楚表明:
手写依然是最原始、最有效、最能让大脑保有持久记忆力的方式。
希望以上的分享,能让你获益良多。
新山律师上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