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们如此渴望被表扬?为什么站上领奖台、听到掌声,会让我们如此满足甚至感动落泪?
从心理学的角度看,马斯洛(Maslow’s theory) 的需求层次理论清楚地解释了这一现象。
在金字塔的三角形里,人类最渴望的就是爬到最顶端层面,那就是“自我实现”。
而在舞台上被颁奖、被表扬的这一刻,其实正好满足了“尊重需求”与“自我实现”的双重心理:
第一,尊重需求(Esteem Needs):
我们渴望被认同、被尊重、被看见。一个奖项代表的不只是成绩,更是社会对我们的价值给予的肯定。
第二,自我实现(Self-actualization):
很多人通过努力追求卓越,在被认可的那一刻,感受到“我成就了自己”,这是内心深处的满足。
当我们太执着于外在的认可时,我们可能会陷入一种“外部肯定依赖”(External Validation Dependence)的情绪状态:
第一,把奖项、掌声当作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;
第二,因为一次失败或无人喝彩而最后否定自己;
第三,渐渐忽略了初心,只活在别人的评价中。
被颁奖、被认可,是一种美好的肯定,能激励我们继续前行。但若我们过度依赖这种外在的满足,长期活在马斯洛所说的“尊重需求”与“自我实现”的外壳里,却忽略了内在的真实渴望,我们可能会逐渐失去方向。
当“被看见”变成唯一的成就标准,当“掌声”取代了内在的声音,我们就容易陷入不断追求他人眼中价值的迷失。
一个人若总是活在舞台上,久而久之,可能会忘了自己是谁。
所以真正的修正,不只是“降低欲望”,而是提醒自己,舞台上的光很亮,但心里的光更值得守护。
让我们学会,在没有掌声的日子里,依然坚定地前行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