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,许多家长都会默默承认,最容易让孩子安静下来的方法,就是递上一台手机。只要屏幕亮起,世界瞬间变得安静,哭闹也止住了。我们以为这是高效的育儿方式,却没想到,这是科技悄悄地剥夺了我们孩子心智成长的过程。
现在,人手一机,几乎已是常态。小朋友也很自然地成为这波浪潮的乘客。许多孩子年纪轻轻,就拥有自己的手机或平板,甚至比大人还熟练地操作各种App与游戏。但随之而来的,是他们越来越沉迷虚拟世界,越来越难专注现实。
电子游戏不断制造刺激,快速奖励孩子的「注意力」(attention) ,让他们对现实中的慢节奏失去耐性。久而久之,孩子的注意力、耐心、创造力,都在这些碎片化的娱乐中被消耗殆尽。
注意力(power of attention) 是人类最珍贵的财富。
因为有了专注,人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天赋,培养能力,并最终实现自立。但当注意力被电子产品杀死,孩子就像被困在一间永远灯火通明的婴儿房里,无法踏出第一步面对真实世界。
我们开始看见越来越多的「科技巨婴」——他们不再只是小孩,而是已经成年,却仍无力自理的「大孩子」。他们足不出户,不敢面对人群与挑战,选择把自己封闭在虚拟世界,变成「啃老族」,让年迈的父母继续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。
父母一方面舍不得放手,一方面又深陷疲惫。在人生的最后阶段,还得操心早已成年的孩子。他们也没有意识到,自己也成了那个走不出「婴儿房」的大人。
我们要学会放手,让孩子真正面对自己的责任与人生。不是把手机当作安抚孩子的工具,而是给他们一个可以探索现实、犯错、独立思考的空间。
时间太宝贵,不能浪费在「破关」的虚拟奖励上。
我们应引导孩子花时间去想:我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?我的人生目标在哪里?
我们每一代人都该思考:
我们是在培养独立的成年人,
还是制造越来越多的「科技巨婴」?
那么,亲爱的父母们,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放手?
你们要等到自己年迈、身体开始出现毛病,才来后悔当初没早点放手吗?
还是要等到自己走不动、病倒在床,才明白原来一直被你宠爱着的「孩子」,早已没有能力照顾自己,更别说照顾你?
你们以为是在爱,但有时候,不放手,其实是在折磨自己,也困住了孩子。
孩子不愿长大,有时候是因为大人不愿意放手。你不停地帮他挡风遮雨,久了他就不会走路了;你为他扛起责任,他便忘了什么是担当。
你还要宠着他多久?宠到你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了?
你要等到什么时候,才愿意把那只握得太久的手松开,让他去跌倒、去学会自己站起来?
爱,不是无限度的包办。爱,是在对的时间,放开手。